問:我是一名義工傳道,面對一個幾百人的教會,我知道這是神對我們的托付,責任很重,輕慢不得。但我對每次講道感到害怕緊張。主要是不知講什么題目好,常??嗨稼は牒荛L時間,還是拿不定主意,覺得講道這件事挺累的。請問講道應怎樣準備?講道的題目和內容怎樣確定。我羨慕有的傳道人每禮拜都要講道,加上小聚會要講無數次,怎么會有講不完的內容呢?你能幫助我嗎?
江蘇 愛道
答:你很有責任心,也有忠心,這正是主所要的。你不愿意隨便打發(fā)應付講臺下人們的饑渴,而是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講道內容帶給人幫助。有這一種心志,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講好道。
講道就是宣講神的道。彼得說:“若有講道的,要按著神的圣言講?!?彼前4∶11)要講好神的道,自己首先要熟練、吃透神的道,能夠使圣經的教訓融會貫通,在你心中成為活的道,涌流的泉源,充溢于心,才能水到渠成。其次,我們講道不是開講座,而是講生命之道,因此自己應先有親身的經歷,“嘗過主恩的滋味”。比如,自己未有悔罪的經歷,如何教導人悔改?自己都沒經歷過圣靈的感動、責備、平安、能力等作為,僅知道一些教義知識,如何使人扎心感動?又如,自己憂愁滿面,怎能講出喜樂之道?有了親身的經歷,才會像初期教會的使徒說:“我們所看見、所聽見的,不能不說?!?徒4∶20)不是人要我講,而是我要講!
講好道是個大題目,限于篇幅,我不可能太詳細講,建議你讀一些有關的講道方法書,如周聯華的《新編講道法》。圣經提供給傳道人的講題,可以說浩如海洋,只要我們用心準備,不愁沒有題目。
所有的講道都是圍繞經文來講的。因此,傳道人應保持有規(guī)律的讀經習慣,不僅為了講道,也是為了使神的話在自己的心中始終有一種新鮮貼近的感覺。隨時可以“呼之而出”。天使說:“出于神的話,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?!?路1∶37)這是馬利亞信心的憑據。但神的話只有在宣講并用信心去實行之時才會發(fā)出其威力。正如耶穌借著他話語的能力,使人得醫(yī)治,甚至復活。傳道人的講道必須首先被神的話抓住,以致到無法逃避的地步。使徒保羅把新約傳道人的職分稱為“先知講道”,并鼓勵我們去“切慕”它(林前14∶1)。這就把傳道人與先知的職責相等同。無疑,舊約先知的經歷值得新約傳道人思考。先知耶利米說出了傳達神話語的人內心所有的感受:“我若說:我不再提耶和華,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,我便心里覺得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,我就含忍不住,不能自禁?!薄耙蛞腿A和他的圣言,我像醉酒的人,像被酒所勝的人。”(耶20∶9,23∶9)
摩根在他著名的《摩根講道法》中提到,為了得到講題,應“藉日常讀經的領受來選經文。根據我的經驗,只要我能存敬虔的心態(tài)來讀經,我總會發(fā)現某一處經文、某一些字句、某一些章節(jié)能吸引我。若碰到這種情形,就不要快快地讀下去。最好停下來,把圣經放下,最低限度我們要問自己:為什么這里這句話會吸引住我,到底這里有什么東西引起我的注意?就在這些地方作個記號。在我們個人靈修的讀經中,若能養(yǎng)成這種習慣,就會發(fā)覺,有些東西經常會從圣經中呼躍而出。
傳道人是施教者,但他首先要做一名受教者。敞開自己的心門,讓心靈變得柔嫩。以賽亞書中的“受苦仆人”這樣表達自己的心聲:“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,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。主每早晨提醒,提醒我的耳朵,使我能聽,像受教者一樣。”(賽50∶4)每一次要講道時,你可以問主:你要我講什么呢?
前面說到的均為人的主觀方面,但同時,傳道人更要關心社會,開闊眼界,了解人們的思想特征。傳道人應像好的醫(yī)生能及時為病人把脈,做到對癥下藥、藥到病除。
“神的話安定在天,直到永遠。”但另一方面,每個時代的傳道人所面對的信徒卻總是千差萬別,決不會是一種模式。每到主日,這些信徒會帶著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前來。傳道人的責職是何等的大??!他為自己的講道付上的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。他必須耐下心來(而不是匆匆忙忙),安靜等候圣靈賜下合宜的話語。正如一著名講員說:“在特定的時間,為特定的人,供應特定的信息”。
講題通常不是在苦想中找到的,而是當我們有一顆等候的心思時,在禱告、讀經時,看書閱讀時,甚至與人交談或在走路時,一個講題會忽然如火花一樣在心中閃現出來。因此,傳道人要養(yǎng)成記筆記和默想的好習慣,把心中瞬間的感動捕捉下來,記在本子上,再經禱告確認是否為神要我們傳講的信息。有一位很優(yōu)秀的傳道人說:“如果我得不到瑞瑪,(原文為“神的話”,指神向特定的人所說的話。區(qū)分于洛格斯,指神已說的話語。)我就不上講壇。”這是每一個傳道人都應有的向神向人負責任的態(tài)度。
有人預備講題時苦思冥想,還沒要講的題目,這除了缺少對圣經的熟悉和領會,可能是時間也過于倉促,臨渴掘井,急于求成,無法深入挖掘講題的意義,也不能收集足夠講道所需的旁證素材。
大致講,一篇講道的題目總要在一個禮拜前就已開始在心中醞釀起來(初學者可能要更長)。有人把準備講道的時間比作懷孕生產、從胚胎產生到胎兒成形需要一段時間。同樣,傳道人圍繞一個題目思考默想,并為此迫切禱告,尋求神的感動,使所要講的道在心中逐漸成形,有框架、有主題、有引證,成為有血有肉的一篇道,用生命來宣講。
有時一下子實在得不到要講的題目(或在初學講道階段),我們可以參考別人講過的道,但決不能照本宣科去念,而要有自己的感動,加以消化。如能結合你的領受加以重新整理就更好。
總之,講道不能紙上談兵、閉門造車,我們要在講道中學習講道。愿神在講道上照你渴慕的,大大地使用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