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版

APP下載
微信

(一)場所簡介
南關基督教堂始建于1911年,為美國基督教北長老會所建。2001年南關基督教堂被山東省宗教事務局評為“省級文明場所”;2009年,被山東省宗教事務局評為“省級和諧宗教活動場所”;2010年,被國家宗教事務局評為“首屆全國創(chuàng)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”。

南關基督教堂百年慶典
(二)主要事跡
在歷史的長河中,南關基督教堂以“博愛、寬容”的博大胸懷,為革命的全面勝利和祖國的和平統(tǒng)一做出了應有的貢獻。
在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南關基督教堂是嶧縣城里接待流亡學生的秘密聯(lián)絡點,南關基督教堂還成為百姓的“避難所”。
臺灣當代散文作家王鼎鈞在其回憶錄《怒目少年》中說:“事情似乎很簡單,只要走出蘭陵鎮(zhèn)的西門,沿公路西行五十華里,到嶧縣縣城南關基督教會,找楊成新牧師,楊牧師安排同行的伙伴,向警察局申請?zhí)接H證明,代買火車票,把我們送上火車,那時嶧縣有鐵路和津浦線連接。楊牧師辦來駕輕就熟,可是擔當多少風險……楊牧師家中常有年輕人或他們的父母來訪,商量怎樣到后方去念書……那時,我對行程只有模糊的概念,楊牧師則有精密的計劃,依照計劃,我們在嶧縣上火車,江蘇宿縣下火車,宿縣教會為我們安排住宿的地方……拂曉時分,楊牧師送我們上火車,增添了一個男生,名叫楊大維,年紀比我小一些。鄭重約定,四人分散穿插在滿廂乘客里,誰也不看誰,誰也不跟誰說話,萬一有誰被鬼子識破,誰也不管他死活,聽最后一句我打了個寒噤,馬上又處之泰然?!?/p>
著名作家章詒和在回憶父親章伯鈞的生平時有這樣一段記載:“插柳村是西出蘭陵去古城嶧縣(今棗莊嶧城區(qū))路上的第一個村莊。從蘭陵出山東,向南直奔臺兒莊即可。父親之所以繞道嶧縣,是因為嶧縣城里有一個接待流亡學生的秘密聯(lián)絡點……這個秘密聯(lián)絡點設在嶧縣城南關的基督教堂……嶧縣城南關基督教堂里有一位叫楊成新的中國牧師,他不僅‘喂養(yǎng)神家的羊’、傳遞神的聲音,而且還具有一副正義、善良的好心腸。從山東內地流亡大后方的學生,許多人都知道嶧縣城南關的基督教堂的楊成新牧師……在嶧縣城南關的基督教堂聯(lián)絡點,父親沒有見到楊成新牧師,倒是得到了一張通過敵占區(qū)必須的‘良民證’,并被告知到安徽宿縣南關天主教堂找生熙安牧師,他有辦法為去安徽阜陽的路途提供方便?!?/p>
在革命戰(zhàn)爭中,特別是在魯南戰(zhàn)役期間,南關基督教堂成為魯南戰(zhàn)役指揮部,多次重要的軍事會議都是在這里召開的。嶧縣南關基督教堂是陳毅將軍多次作報告的地方,為了工作之便,他曾在教堂住過一段時間。

南關基督教堂現(xiàn)貌
1945年10月,陳毅率領新四軍部分機關到達嶧縣城,他最初住在城內鮑家大院內,由于經常在南關基督教堂召開會議,后來干脆就住在教堂里。大批華東局黨、政、軍領導同志的都來到嶧縣城,一時間嶧縣城成了中共黨政軍領導機構在華東地區(qū)的指揮中心。當時,傳來了毛澤東主席到重慶談判的消息,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強烈的反響,大家議論紛紛,有人認為“蔣介石是政治流氓,不講信義,出爾反爾,何必去跟他談判呢?”更多的人為毛澤東主席的安全而擔憂。當陳毅司令員了解到干部戰(zhàn)士對毛澤東主席去重慶談判的種種議論后,為了解決大家的思想疑慮,便在南關基督教堂召開了區(qū)黨委機關干部和連以上干部大會,教堂內坐滿了人。會上,陳毅首先傳達了黨的七大代表會議精神,并結合會議精神分析了魯南的斗爭形勢。針對干部戰(zhàn)士們對毛主席去重慶談判的種種顧慮,他講道:“同志們,你們不要擔心,毛主席是扛著‘三面大旗’去重慶的,那就是和平、民主、團結。當然蔣介石是慣耍兩面手法的,他越耍陰謀、搞詭計,全國人民看得越清楚,他的假和平、真內戰(zhàn)的反動伎倆就暴露無遺。對于他的反革命兩面手段,我們也要有兩手準備,一是爭取和平、二是反對戰(zhàn)爭,立足于打。為了爭取和平我們要進行不懈的努力,過去那種小打小鬧的形式看來是不行了,不要怕打仗,仗打得越大越好,毛主席越安全,談判越會成功,我們爭取和平的可能性就越大?!标愐愕闹v話博得會場上陣陣掌聲,為廣大干部、戰(zhàn)士撥開了思想謎團,解除了種種顧慮,增強了斗爭信心。
1946年4月,陳毅在嶧縣城南關基督教堂再次召開大會,不僅部隊的連級以上干部參加,連地方各個區(qū)委、區(qū)政府的負責同志也參加了。在會上,陳毅高屋建瓴地闡述了當時的斗爭形勢,分析了戰(zhàn)局發(fā)展的趨勢。他從全國各個戰(zhàn)場一直講到了山東嶧縣,他說:“雖然毛主席到重慶談判與國民黨蔣介石簽署了《雙十停戰(zhàn)協(xié)議》,但是,紙上的東西是不可靠的。敵人是不會遵守停戰(zhàn)令的。國民黨軍隊正準備進攻解放區(qū)。我們要提高警惕,做好兩手準備,蔣停我停,蔣戰(zhàn)我戰(zhàn)。隨時準備反擊國民黨軍隊的武裝進攻。”他的講話,在廣大干部、戰(zhàn)士中影響強烈,對及時反擊不久后國民黨軍隊發(fā)動的突然進攻,保證革命取得節(jié)節(jié)勝利,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1947年1月初,魯南戰(zhàn)役打響。戰(zhàn)役期間,陳毅的指揮所就曾設在嶧縣城南關的基督教教堂。魯南戰(zhàn)役全殲整編第二十六師、五十一師和第1快速縱隊,殲國民黨軍5.3萬余人,俘二十六師師長馬勵武、五十一師師長周毓英,繳獲坦克24輛、各種火炮200余門、汽車474輛。